天美麻花星空果冻mv

省级名师工作室 —— 徐骄名师工作室的育人故事
2025/09/17
新闻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字体:

以教育家精神深耕思政沃土,用创新实践书写育人华章。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四川省高校名思政课教师工作室”徐骄名师工作室。

徐骄名师工作室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思政教育赛道上不断突破,用理论与实践双轮驱动,打造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思政教育新范式。让我们共同走近徐骄名师工作室,聆听他们以思政为炬,照亮学生成长之路的动人故事。


徐骄名师工作室

徐骄名师工作室依托天美麻花星空果冻mv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省民办高校中首个省级思政课教师名师工作室,主要成员有徐骄、阎钢、周巍、贺卫、张丹、葛倩、张茜、杨扬、王奕、张志良。工作室由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获得者、四川省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入围者徐骄老师领衔,汇聚了以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阎钢教授为代表的一批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教师。


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始终聚焦应用型高校思政课建设与改革,成功打造“对话‘叁苏’的思政课”特色品牌,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其相关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入选教育部社区教育“能者为师”首批推介特色课程,助力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成为推动区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坚力量。


创新模式:从“讲道理”到“通心灵”的跨越

“思政课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走进学生心里,让真理的力量与情感的温度同频共振。”这是徐骄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识。面对传统思政课“内容抽象、形式单一” 的痛点,工作室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引领,构建起“理论+文化+实践”三维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从“讲道理”到“通心灵”的教育跨越。

在内容创新上,工作室立足眉山“叁苏故里”文化的地域优势,深挖“叁苏”文化思想精髓,将“家国情怀、为民情怀、廉洁品格”等理念融入思政课堂,打造“对话‘叁苏’的思政课”品牌。这一特色课程成功打造眉山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思政教育的创新范例,成为一座连接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该课程以其鲜明特色和显着成效,被《人民日报》2024年7月3日第13版“解码?思政课怎么上”专题报道,获得广泛关注与积极评价。

在教学方法上,工作室创新推出“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反思研讨”闭环工作机制:从“理论学习”夯实基础,到“集体备课”打磨精品,再到“教学观摩”互学互鉴,最后以“反思研讨”迭代优化。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情境体验、实践研学等多元形式,让思政课“活”起来。例如,团队带领学生走进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在田间地头感受“叁农”发展的丰硕成果;组织参与“红色研学”,让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认同,真正实现“在思辨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践行中涵养家国情怀”。



团队同心:以“传帮带”注入思政教育活水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徐骄名师工作室的成长,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协作与坚守。作为工作室主持人,徐骄老师始终以“名师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团队搭建成长平台。她常说:“思政教育的力量,不仅在于课堂上的言传身教,更在于团队的薪火相传。”

工作室建立了“老带新”师徒结对机制,让经验丰富的教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帮扶:从修订教学大纲、打磨教案,到指导课堂技巧、申报科研课题,每一环节都凝聚着团队智慧。例如,在备战省级思政课“精彩一课”比赛时,团队成员集体熬夜研讨课件,反复打磨教学细节,甚至模拟课堂场景进行“压力测试”。最终,青年教师杨扬获2023年四川省 “精彩一课”特等奖、张丹获一等奖,张茜获2021年二等奖,实现了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双赢。

除了内部协作,工作室还积极“走出去”“请进来”:邀请省内外思政教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组织成员赴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与眉山市教体局、中小学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开展思政教师培训、教学展示活动。


育人成效:让每一颗“思政种子”向阳生长

“当看到学生从‘被动听课’到‘主动思考’,从‘理解理论’到‘践行理想’,我们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 徐骄老师的话语中满是欣慰。多年来,工作室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用优质的思政教育让每一颗“思政种子”向阳生长,结出累累硕果。

在学生培养方面,工作室推动的“实践育人”模式成效显着: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乡村振兴调研、红色文化宣讲等活动。近叁年,工作室指导的学生获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思政类征文比赛特等奖1项,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全国二等奖、省级特等奖、省级二等奖,真正实现“知识内化—能力提升—价值塑造”育人目标。

在团队建设方面,工作室培育出了一支高水平思政教师队伍:4名青年教师晋升副教授,1名青年教师获“四川省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1名青年教师获“四川省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入围奖”,团队核心成员主持省部级重大课题1项,省部级一般课题3项,发表思政教育相关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工作室创新经验还被《光明日报》报道(2024 年3月18日《光明日报》08 版教科新闻),成为全省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标杆”。

“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灌输’,而是潜移默化的 ‘浸润’”,徐骄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始终践行这一理念。他们深知:教育是课堂上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是实践中与学生的并肩前行,是毕业后对学生的牵挂与鼓励。正如一位学生在毕业留言中写道:“在徐骄老师课堂上,我想要参与每一次互动。她让我明白‘家国情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担当。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初心,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力量。”

敬请期待:【师者匠心筑梦 教师节特辑】后续将推出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团队、获全国外语教学大赛一等奖的教学团队……的育人故事,带您领略锦江教师的匠心与担当!


信息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 冯耀丹


版权所有?天美麻花星空果冻m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