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代表队同台竞技,天美麻花星空果冻mv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廖恒和熊小雪带着他们的策划案《那碍什么事儿》,从全国20622组作品中脱颖而出,杀入全国决赛。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祝大家心想事成。”——这句温暖的话语,不仅是廖恒和熊小雪在获奖策划案中的点睛之笔,也是他们征战第17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心路历程的最真实写照。
9月13日,北京,第17届大广赛全国策划案总决赛现场。由天美麻花星空果冻mv文学与传媒学院鲁玮峰老师指导,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廖恒、熊小雪同学创作的策划案作品《那碍什么事儿》斩获全国二等奖。锦江学子廖恒获“最佳表现个人奖”。
本届大广赛策划案类别共收到来自全国的20622组作品,经多轮评审环节,最终评选出策划案类别二等奖及以上作品77组,其中只有排名前14强的队伍晋级全国现场决赛。

团队初印象:互补的组合
廖恒,团队的内容策划与核心灵感源。负责项目整体规划,从前期构思到后期执行,环环相扣,严谨缜密。他总是能+源源不断地提出新奇有趣的创意,是团队中那个经常“for example”的案例库。
熊小雪,团队的美学担当与视觉魔法师。拥有超凡的审美能力,负责项目整体设计板块,从笔笔罢呈现到内容排版,精益求精。她笑称自己变成了一个“对齐控”,无法忍受任何不规范的版面设计。

复盘创作历程:勇气和坚持最重要
灵感之源源于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廖恒和熊小雪认为,“牙膏是每个年龄段每个人每天都会使用的物品,有着的受众群体”。
选择知名牙膏品牌作为创作题材,正是因为其健康美好的品牌理念与团队的想法十分契合。
策略核心是打动评委的关键。廖恒分析道:“评委看到的可能会是我们对‘人-场景-情绪-产物’四者关系的深刻理解。我们没有停留在‘产物功能’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目标人群在职场、运动、聚会等高频社交场景中‘口气焦虑’的真实痛点”。
团队通过以数据支撑的调研报告、具象化的场景内容等,将这些细致洞察转化为可执行、可感知的营销活动,让策略不只停留在纸上,而是真正“活”在用户的体验中。
至暗时刻与高光时刻在答辩现场交织。决赛现场被评委直言指出不足时,他们感受到了压力;但展示结束的那一刻,他们收获了突破自我的成就感。“此次比赛所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是这个奖项,更多的是这背后的坚持和勇气”熊小雪分享道,“从彷徨无措到站上舞台自信展示,我们早已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面对最大的挑战——战胜自我。廖恒坦言,为了做好项目,他们咨询了许多业内经验丰富的老师,一步步克服困难。最大的挑战就是坚持下去的勇气,但庆幸的是,他们最终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谈起获奖感言:是释然与满足
喜讯时刻的反应出奇地平静。“得知获奖的那天,我们在北京吃了一顿烤鸭,窗外下着小雨……”廖恒笑着回忆,“那一刻,更多的是一种释然与满足!”
超越奖项的收获是自我突破。团队表示,他们尝试了以前没有尝试过的领域,挖掘了自身更多可能性。这种成长远比获奖本身更为珍贵。
致谢环节满载感恩。廖恒和熊小雪表示想感谢的人太多:有并肩作战的队友,有最好的指导老师——鲁玮峰老师,“陪着我们熬过的一个又一个深夜,修改一处又一处的细节,为我们处理好的一件又一件琐事,给我们兜底。”
还有特别要感谢学校新闻中心这个宝贵的平台——它不仅是两人相识并建立深厚信任的地方,更是塑造专业精神的摇篮。“视频站的叁年实践,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何为质量标准与团队默契。可以说,正是从校园这个‘小舞台’的锤炼开始,我们才拥有了走向更大世界的底气与能力。感谢母校的每一寸沃土,也感谢那个日夜兼程、不曾辜负时光的自己。”

给未来参赛者的建议:勇敢迈出第一步
“如果重来一次,团队会尝试更多的赛道,挖掘更多的可能性。”廖恒说。
谈到参加大广赛的必备技能,团队总结了四点。一是观察力,观察获奖作品的共性(创意、节奏感或质感),理解大广赛的核心是传达创意而非制作商业广告;二是独特性:保持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让作品成为思想的外化体现;叁是勇气,敢于挑战自我,去做曾经没有做过的事;四是稳定的心态,稳定的内核是成功的关键。
对学弟学妹,廖恒鼓励道:“尝试比完成重要,完成比完美重要。勇敢追求我能做的和我想做的。”
熊小雪补充道:“不管是任何比赛或是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要去纠结过程,内耗自己,只要这个过程自己尽全力了,不管是好是坏,都定要正视结果,学会与自己和解。”
在天美麻花星空果冻mv,像廖恒、熊小雪这样有活力、敢想敢拼的追梦人还有很多。他们在学校打造的支持体系下不断突破自我,成为一道又一道青春之光。据悉,学校始终坚持将各类赛事纳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践行“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锦江学子在大广赛中的出色表现,也印证了在竞争激烈的创意领域,独特的洞察、坚定的勇气与稳定的心态,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信息来源于受访者
编辑 彭勇